搜索
首页 《古坟》 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夏屋。

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夏屋。

意思:茫茫野地平极目,清晰古坟像夏屋。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古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荒野古坟的诗,给人一种荒凉、沉寂的感觉。诗人以茫茫野田和历历古坟为背景,通过碑版无文、荆棘深深、石兽沉沦、松柏秃秃等景象,营造出一种颓废、凄凉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描写当年高官厚禄的先辈,与现在流落的子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 诗的最后一句“我来正值寒食天,祭膰不设无人哭”,进一步突出了这个荒凉的场景。寒食天本是祭祖扫墓的时候,但这里的祭品却没有摆设,也没有人哭泣,显得更加冷清和落寞。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荒凉,通过描绘古坟和子孙的流落,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凉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夏屋。
碑版无文荆棘深,石兽沈沦松柏秃。
问人虽不知姓名,昔皆高官仍厚禄。
子孙流落何所之,凶吉当年非不卜。
我来正值寒食天,祭膰不设无人哭,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野田

    读音:yě tián

    繁体字:野田

    意思:犹田野。
      ▶《南齐书•祥瑞志》:“永明二年八月,梁郡·睢阳县界野田中获嘉禾,一茎二十三穗。”
      ▶唐·王维《偶然作》诗之二:“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
      ▶清

  • 极目

    读音:jí mù

    繁体字:極目

    短语:一览 一览无余

    英语:look as far as the eye can

    意思:(极目,极目)

     1.满目;充满视野。

  • 历历

    解释

    历历 lìlì

    [distinctly;clearly] [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引用解释

    1.清晰貌。《古诗十九首·明月

  • 茫茫

    读音:máng máng

    繁体字:茫茫

    短语: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氤氲 无量 苍茫 浩瀚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广 浩淼 辽阔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

  • 夏屋

    读音:xià wū

    繁体字:夏屋

    意思:
     1.大俎,大的食器。
      ▶《诗•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
      ▶毛传:“夏,大也。”
      ▶郑玄笺:“屋,具也。”一说指大屋。参阅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