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赵将军》 敲缺唾壶银烛短,时人不解垅头吟。

敲缺唾壶银烛短,时人不解垅头吟。

意思:敲缺唾壶银烛短,当时的人不理解垅头吟。

出自作者[明]练高的《送赵将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将军生活的诗,充满了豪迈与苍凉之情。诗中描绘了一位身经百战,白发苍苍的将军,在秋意萧瑟之中,倚剑崆峒,沉思往事。他的战功卓著,但却鲜有人知他内心的苦楚和战斗的心路历程。 首联“崆峒一剑倚秋阴,谁识将军百战心。”以崆峒山、剑、秋阴等意象,描绘出将军雄壮而又落寞的形象,表达出将军内心的孤独与无人理解的苦闷。 颔联“老去功名余白发,闲来歌舞散黄金。”通过“老去功名”和“余白发”的描绘,展现出将军战功卓著,但岁月不饶人,年老体衰的无奈。而“闲来歌舞散黄金”则进一步表现出将军的豪放不羁,不拘小节的性格。 颈联“呼鹰大泽风竿劲,射虎南山雪羽深。”以呼鹰、射虎等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将军勇猛无敌,英勇善战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将军在战场上的艰险经历。 尾联“敲缺唾壶银烛短,时人不解垅头吟。”通过“敲缺唾壶”和“银烛短”的描绘,表现出将军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而“时人不解垅头吟”则进一步表达了将军的孤独感,他的心情和思绪无人能解。 整首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出一位身经百战,内心孤独的将军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敬仰和同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崆峒一剑倚秋阴,谁识将军百战心。
老去功名余白发,闲来歌舞散黄金。
呼鹰大泽风竿劲,射虎南山雪羽深。
敲缺唾壶银烛短,时人不解垅头吟。

关键词解释

  • 时人

    引用解释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读音:shí rén

  • 不解

    读音:bù jiě

    繁体字:不解

    英语:not understand

    意思:I

     1.不能解开;不能分开。
       ▶《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 唾壶

    引用解释

    旧时一种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西京杂记》卷六:“ 魏襄王 冢……牀上有玉唾壶一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絶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高二十餘里。”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武帝 ( 汉武帝 )以 孔安国 为侍中,以其儒者,特许掌御唾壶,朝廷荣之。”

    读音:tuò h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