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烧残桑柘出,狐狸去尽犬鸡来。
意思:荆棘烧残桑柘出来,狐狸狗、鸡来了。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是一首描绘清晨山城美景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山城的深深情感。
首联“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诗人将案头的文字堆弃,象征着对世俗事务的暂时放下,而清晨的晴天和四门大开的山色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一联描绘了诗人对山城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颔联“究怀民事老虽壮,俯首山城心已灰。”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和情感变化。诗人虽然年富力强,但面对山城的民事问题,却感到力不从心,内心充满了无力感。同时,诗人也感到自己对山城的情感已经冷却,曾经的热情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失落。
颈联“荆棘烧残桑柘出,狐狸去尽犬鸡来。”这一联描绘了山城在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草木烧残,狐狸走尽,鸡犬不宁。这些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山城的失落感和无奈之情。
尾联“规模先遣通蹊隧,後乘应容众客陪。”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希望和愿景。他希望通过疏通道路,让更多的游客能够来到这里,感受山城的美丽和魅力。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山城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众客的欢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城的清晨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山城的深深情感和对山城未来的美好愿景。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民事问题的无奈和失落,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