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善慧师禅斋》 有修皆障碍,欲问即攀缘。

有修皆障碍,欲问即攀缘。

意思:有修都障碍,想问就攀援。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善慧师禅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谁名作佛,何法谓之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关于佛和禅的深奥问题。 首联“是谁名作佛,何法谓之禅”,这两句诗以疑问的形式开启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佛和禅的深深好奇和探索。诗人似乎在问,谁是真正的佛,什么是真正的禅,这是对禅宗核心问题的直接提问。 “恍惚起无象,逍遥出自然”是颔联,这两句诗描绘了禅的神秘和深奥。恍惚中,佛的形象似乎从无象中升起,逍遥中,禅的精神似乎从自然中流出。这里,“无象”和“自然”可能代表了禅宗所追求的超越物质、超越形式的境界。 “有修皆障碍,欲问即攀缘”是颈联,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禅的内涵。诗人似乎在说,所有的修行都有可能成为障碍,如果你有疑问,那可能就是你在试图攀缘。这里的“修”和“问”可能代表了人们试图理解和接近禅的努力。 尾联“寄语猊床客,心心不易传”,诗人以猊床客(一种象征禅修者的形象)为对象,表达了对禅修者深深的敬意和期待。同时,“心心不易传”也暗示了禅的独特性和难以言传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深奥的语言表达了对佛和禅的理解和追求。它描绘了一个超越物质、超越形式的神秘境界,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理解和接近这个境界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值得反复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是谁名作佛,何法谓之禅。
恍惚起无象,逍遥出自然。
有修皆障碍,欲问即攀缘。
寄语猊床客,心心不易传。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攀缘

    读音:pān yuán

    繁体字:攀緣

    短语:爬 攀

    英语:scramble

    意思:(攀缘,攀缘)

     1.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
      ▶《三国志•吴志

  • 障碍

    读音:zhàng ài

    繁体字:障礙

    英语:hindrance

    意思:(障碍,障碍)

     1.佛教语。恶业所引起的烦恼困惑,因能扰乱身心,故佛典称“障碍”。
      ▶《百喻经•观作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