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

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

意思:宝月在秋季空,高洁净,没有一点灰尘。

出自作者[唐]李山甫的《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居的生活环境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高远、清静、超脱的意境。 首联“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描绘了诗人幽居的生活环境,寂静无人,草木不生。颔联“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进一步渲染了静谧的氛围,闲云飘入,仿佛与诗人相伴。 颈联“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表达了诗人的超脱心境,不再区分内外,也不在乎才华与否。接下来,“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描绘了秋天的清空和高洁,无一丝尘埃。 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心灭百虑减,诗成万象回”,心境宁静,百虑皆消,诗思如泉涌,万象皆回。而“亦有吾庐在,寂寞旧山隈。从容未归去,满地生青苔”则表达了诗人虽有庐在山间,却从容未归,任由青苔满地,进一步表现了其超脱物外的心境。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谢公寄诗、白雪纷飞、惊风震雷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慷慨。 最后,“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流年将老来,华发自相催。野寺连屏障,左右相裴回”一句,诗人通过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思想,感叹流年易逝,华发渐生,而野寺屏障、左右徘徊的景象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整首诗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超脱物外、清静自守的心境,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和人生的无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
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
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
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
心灭百虑减,诗成万象回。
亦有吾庐在,寂寞旧山隈。
从容未归去,满地生青苔。
谢公寄我诗,清奇不可陪。
白雪飞不尽,碧云欲成堆。
惊风出地户,虩虩似震雷。
吟哦山岳动,令人心胆摧。
思君览章句,还复如望梅。
慷慨追古意,旷望登高台。
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
流年将老来,华发自相催。
野寺连屏障,左右相裴回。

关键词解释

  • 宝月

    读音:bǎo yuè

    繁体字:寶月

    意思:(宝月,宝月)
    明月。
      ▶南朝·梁·吴均《碎珠赋》:“宝月生焉,越浦隋川,标魏之美,擅楚之贤。”
      ▶唐·鲍溶《怀惠明禅师》诗:“雪山世界此凉夜,宝月独照琉璃宫。

  • 高洁

    读音:gāo jié

    繁体字:高潔

    短语:一尘不染 冰清玉洁 白璧无瑕 童贞

    英语:nobleness

    意思:(高洁,高洁)
    亦作“高絜”。
     
     

  • 纤埃

    读音:xiān āi

    繁体字:纖埃

    意思:(纤埃,纤埃)
    微尘。
      ▶晋·潘岳《藉田赋》:“微风生于轻幰,纤埃起于朱轮。”
      ▶宋·苏舜钦《和彦猷晚宴明月楼》之二:“落晚天边燕席开,溪山相照绝纤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