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鹿洞别诸生》 草行有时闻过虎,旦暮时复啼清猿。

草行有时闻过虎,旦暮时复啼清猿。

意思:在运行时有听说过老虎,早晚时又啼清猿。

出自作者[明]李梦阳的《白鹿洞别诸生》

全文创作背景

《白鹿洞别诸生》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梦阳在江西白鹿洞书院的经历有关。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为历代文人学子所向往。李梦阳曾在此讲学,与诸生(即书院的学生)有了深厚的感情。当李梦阳离开书院时,为了表达对诸生的惜别之情,便创作了这首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南自有匡庐山,遂与天地增篱卫。
山根插入彭蠡湖,峥嵘背杀三江势。
地因人胜古有语,於乎万物随兴废。
学馆林宫客不栖,千岩万壑堪流涕。
文采昔贤今尚存,讲堂寂寞对松门。
松门桂华秋月圆,拄杖高寻万古源。
梅岭古色照石镜,扶桑丹霞迎我轩。
绝顶坐歌霜月静,石潭洗足芝草繁。
更有冠者五六人,峭崖穷嶂同攀搴。
草行有时闻过虎,旦暮时复啼清猿。
我今胡为公务牵,蟋蟀在户难久延。
出山车马走相送,落日遂上鄱阳船。
生徒绻恋集涯浒,孤帆月照仍留连
作者介绍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

关键词解释

  • 草行

    读音:cǎo xíng

    繁体字:草行

    意思:
     1.带草的行书。
      ▶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引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藁……兄玄之、徽之,兄子淳之,并善草行。”
      ▶清·厉

  • 时复

    读音:shí fù

    繁体字:時復

    意思:(时复,时复)
    犹时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不才时复託怀玄胜,远咏老·庄。”
      ▶唐·杜甫《溪上》诗:“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

  • 旦暮

    读音:dàn mù

    繁体字:旦暮

    英语:morning and evening

    意思:亦作“旦莫”。
     
     1.白天与晚上;清早与黄昏。
      ▶《墨子•经说上》:“久,古今旦莫。宇

  • 有时

    读音:yǒu shí

    繁体字:有時

    短语:奇迹 有时候 偶发

    英语:sometimes

    意思:(有时,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
      ▶《

  • 清猿

    读音:qīng yuán

    繁体字:清猿

    意思: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清猿与壶人争旦,缇幙与素濑交辉。”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