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 游鱼惊拨剌,浴鹭喜毰毸。

游鱼惊拨剌,浴鹭喜毰毸。

意思:游鱼受惊拨刺,毰毸白鹭喜欢洗澡。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公府高政新斋池上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公府高政的赞美。 首联“公府有高政,新斋池上开。再吟佳句后,一似画图来”,直接点明公府高政新斋池的美景,让诗人流连忘返,反复吟咏,仿佛置身画中。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即对美景的赞美和欣赏。 颔联至颈联,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新斋池的美景,如“结构疏林下,夤缘曲岸隈。绿波穿户牖,碧甃叠琼瑰”、“幽异当轩满,清光绕砌回。潭心澄晚镜,渠口起晴雷”、“瑶草缘堤种,松烟上岛栽”等,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新斋池的疏林、绿波、碧甃、幽异、清光、潭心、瑶草、松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幽静、美丽的氛围。 尾联“游鱼惊拨剌,浴鹭喜毰毸。为客烹林笋,因僧采石苔。酒瓶常不罄,书案任成堆”则表达了诗人与公府高政的深厚友谊和愉悦的游赏心情。他与友人一起游赏美景,烹制林中鲜美的竹笋,采摘石上的青苔,畅饮美酒,探讨学问,生活惬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与公府高政的深厚友谊和愉悦的游赏心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此外,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绿波穿户牖,碧甃叠琼瑰”、“瑶草缘堤种,松烟上岛栽”等诗句,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公府高政新斋池上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公府高政的赞美。同时,诗歌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公府有高政,新斋池上开。
再吟佳句后,一似画图来。
结构疏林下,夤缘曲岸隈。
绿波穿户牖,碧甃叠琼瑰。
幽异当轩满,清光绕砌回。
潭心澄晚镜,渠口起晴雷。
瑶草缘堤种,松烟上岛栽。
游鱼惊拨剌,浴鹭喜毰毸。
为客烹林笋,因僧采石苔。
酒瓶常不罄,书案任成堆。
檐外青雀舫,坐中鹦鹉杯。
蒲根抽九节,莲萼捧重台。
芳讯此时到,胜游何日陪。
共讥吴太守,自占洛阳才。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游鱼

    读音:yóu yú

    繁体字:游魚

    意思:(游鱼,游鱼)
    游动的鱼。
      ▶汉·王逸《机妇赋》:“高楼双峙,下临清池,游鱼衔饵,瀺灂其陂。”一本作“游鱼”。
      ▶唐·沈佺期《入少密溪》诗:“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

  • 毰毸

    读音:péi sāi

    繁体字:毰毸

    意思:
     1.鸟羽张开貌。
      ▶清·黄景仁《题马氏斋头秋鹰图》诗:“仰天大笑缨索绝,毰毸斗大盘高城。”
     
     2.披拂貌。
      ▶宋·曾巩《不饮酒》诗:“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