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吴辩叔知巩县》 好学河阳政,栽花作县春。

好学河阳政,栽花作县春。

意思:好学河阳政,种花做县春。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吴辩叔知巩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描绘和赞美一位在西部地区担任地方官的诗人朋友。通过对朋友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敬仰和对地方治理的赞美。 首句“言为西邑宰,本是洛阳人”直接点明了朋友的身份和背景。诗人用“西邑宰”来形容朋友的职务,暗示朋友在西部地区担任地方官,这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信任和尊重。同时,“本是洛阳人”则表明了朋友的出身和背景,突出了朋友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 “送馹往归魏,迎车来入秦”这两句诗描绘了朋友的工作场景。送馹是指送行的人,魏是指朋友的家或故乡,迎车则暗示了迎接新任官员的场景,这体现了朋友在地方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工作的赞赏和对地方治理的关注。 “山川成巩固,陵庙壮威神”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朋友治理下的地方风貌。山川成巩固,意味着朋友通过治理使得地方的山川变得更加稳固和美丽;陵庙壮威神则暗示了朋友对历史文化和祖先的尊重,通过修缮陵庙等措施,使得地方的文化底蕴得到了提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治理能力的肯定和对地方文化的赞赏。 最后两句“好学河阳政,栽花作县春”是对朋友的期许和赞美。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学习河阳政的成功经验,继续推行好政策,让地方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诗人也希望朋友能够像栽花一样,为地方带来更多的美丽和生机,让县里的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信任、期望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言为西邑宰,本是洛阳人。
送馹往归魏,迎车来入秦。
山川成巩固,陵庙壮威神。
好学河阳政,栽花作县春。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河阳

    读音:hé yáng

    繁体字:河陽

    英语:Heyang

    意思:(河阳,河阳)

     1.黄河北岸。
      ▶南朝·梁·江淹《别赋》:“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元·袁桷《清

  • 栽花

    读音:zāi huā

    繁体字:栽花

    意思:
     1.晋·潘岳任河阳县令时,在县中满栽桃李,传为美谈。后因以“栽花”称扬县令。
      ▶清·陈维崧《秋霁•送江辰六之任益阳》词:“江山未老,又逢仙令栽花到。”
     

  • 好学

    读音:hào xué

    繁体字:好學

    短语:苦读 手不释卷

    英语:curiousness

    意思:(好学,好学)
    喜爱学习。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