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与坐中人,行寻望来处。
意思:再和坐在里面的人,去寻望来的地方。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七涵虚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虚亭中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首句“虚亭面疏篁”,首先描绘了一个面对着茂密竹林的亭子,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 “疏篁”二字用得巧妙,既交代了环境,又使人联想到竹林中的清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音,进一步强化了虚亭的宁静氛围。
“窈窕众景聚”则描绘了亭子四周的景色繁多且美丽,仿佛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美丽的画面。 “众景”二字用得巧妙,既包括了亭子周围的景色,也包括了亭子内部的人和物,形成了一个丰富而多彩的世界。
“更与坐中人,行寻望来处。”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人们坐在亭子里,可以欣赏四周的美景,也可以站起来,走到亭子的另一边,继续欣赏新的景色。这种人与自然互动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诗意。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描绘的画面美丽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诗中没有过多的情感抒发,而是通过描绘景色,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这种以景抒情的写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感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虚亭中宁静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