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陵喜逢董卿并送还武昌》 上国花开同醉少,大江潮落独归迟。

上国花开同醉少,大江潮落独归迟。

意思:上国花开同醉少,大潮水落却迟迟不归。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金陵喜逢董卿并送还武昌》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兵后匆匆记别离,两年音问不相知》是一首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回忆,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之后与友人重逢又别离的感慨。 首联“兵后匆匆记别离,两年音问不相知”,直接点明了两人在战乱中的分别,两年间没有得到对方的消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牵挂。 颔联“武昌楼下初来日,幕府门前忽见时”,描述了两人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地点在武昌楼前,场景突然而深刻。 颈联“上国花开同醉少,大江潮落独归迟”,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两人相聚时的欢乐和别离后的孤独。花开花落,潮起潮落,都是自然现象,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不同。在这里,作者用“同醉少”表达了短暂相聚时的欢乐,用“独归迟”表达了别离后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一句“莫嗟握手还分手,此会从前岂有期”,是对友人的劝慰,不要因为这次的离别而感到悲伤,因为这次的相聚是无法预料的。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乱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深情厚意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兵后匆匆记别离,两年音问不相知。
武昌楼下初来日,幕府门前忽见时。
上国花开同醉少,大江潮落独归迟。
莫嗟握手还分手,此会从前岂有期。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上国

    读音:shàng guó

    繁体字:上國

    英语:Kaminokuni

    意思:(上国,上国)

     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
      ▶《左传•昭公十四年》:“夏,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

  • 大江

    长江 。《楚辞·九歌·湘君》:“望 涔阳 兮极浦,横 大江 兮扬灵。”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

    读音:dà jiāng

  • 同醉

    读音:tóng zuì

    繁体字:衕醉

    意思:一同畅饮而醉。
      ▶宋·陈师道《送张支使》诗:“白酒初同醉,黄花已戒寒。”
      ▶《宋史•礼志十六》:“今得此嘉雪,思与卿等同醉。”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

  • 江潮

    读音:jiāng cháo

    繁体字:江潮

    意思:江河下游的潮汐现象。因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致使水位定时涨落。亦泛指江河中的波涛。
      ▶唐·刘长卿《饯王相公出牧括州》诗:“江潮淼淼连天远,旌旆悠悠上岭翻。”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