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石头感古》 但能挥玉尘,不解冠兜鍪。

但能挥玉尘,不解冠兜鍪。

意思:只要能指挥玉尘,不知道戴头盔。

出自作者[宋]叶绍翁的《石头感古》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西晋末年政治人物的讽刺,特别是对于那个时代的政治动荡和人物性格的描绘。 首句“夷甫诸人者,龟趺已故丘”中,“夷甫”指的是西晋末年的政治家王衍,他经常自比神龟,而“故丘”则象征着他的衰老。这句诗以王衍自比,表达出对那些已经逝去的政治人物的哀悼,同时也暗示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变迁。 “但能挥玉尘,不解冠兜鍪。”这两句诗描绘了那些政治人物的形象,他们只会挥舞着玉尘,却不懂得戴头盔。玉尘是一种高级的细磨玉粉,用来比喻他们的清谈和虚伪;而兜鍪则是指头盔,象征着保护和战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只会空谈而无实际行动的政治人物的批判。 “正朔从江左,经营仅石头。”这两句诗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动向。当时,中原地区已经沦陷,政治中心南移到了江左地区,即现在的南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个时代政治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两句“中原虽可望,不忍上层楼。”表达了诗人对于中原地区的思念和渴望,但他却不愿意去上层楼看望那里。这既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个时代的痛苦和无奈,也表达了他对于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晋末年的政治人物和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个时代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未来的迷茫和不安。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夷甫诸人者,龟趺已故丘。
但能挥玉尘,不解冠兜鍪。
正朔从江左,经营仅石头。
中原虽可望,不忍上层楼。
作者介绍 叶绍翁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关键词解释

  • 玉尘

    读音:yù chén

    繁体字:玉塵

    意思:(玉尘,玉尘)

     1.即玉屑。古代传说中仙家的食物。
      ▶《渊鉴类函•道部•仙二》引汉·刘向《列仙传》:“一叟曰:‘君输我瀛洲玉尘九斛,阿母疗髓凝酒四钟。’”晋·葛

  • 兜鍪

    读音:dōu móu

    繁体字:兜鍪

    英语:ancient helmet

    意思:亦作“兜牟”。
     
     1.古代战士戴的头盔。
      ▶秦·汉以前称冑,后叫兜鍪。
      ▶《东观汉

  • 不解

    读音:bù jiě

    繁体字:不解

    英语:not understand

    意思:I

     1.不能解开;不能分开。
       ▶《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 解冠

    读音:jiě guān

    繁体字:解冠

    意思:《后汉书•逸民传•逢萌》:“﹝逢萌﹞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以“解冠”谓辞去官职。
      ▶南朝·梁·江淹《去故乡赋》:“出汀州而解冠,入溆浦而捐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