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煌煌京洛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

意思:淮阴五刑,乌尽弓藏。

出自作者[魏晋]曹丕的《煌煌京洛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德、忠诚、智慧等方面的看法。 首先,诗中提到了园中的桃树,虽然外表美丽,却没有果实,这象征了那些虚有其表、没有实质的人或事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虚美之人不屑一顾的态度。 接着,诗中提到了淮阴侯韩信和范蠡的故事。淮阴侯韩信因功高震主,被刘邦设计杀害,而范蠡则因功成身退,保全了自身和名声。这两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保身全名、明哲保身的看法,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随后,诗中又提到了苏秦、陈轸、吴起等人的故事,他们因为言多而失信、失策,最终导致了失败。这表达了作者对多言寡诚、言多必失的看法。 最后,诗中提到了古代的雅人燕昭、仲连等人的事迹,他们能够明智地处理事情,保全自身和名声。这些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道德的追求,认为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德、忠诚、智慧等方面的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
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
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
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
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
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作者介绍 曹丕简介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关键词解释

  • 五刑

    读音:wǔ xíng

    繁体字:五刑

    英语:five chief forms of punishment in ancient China

    意思:
     1.五种轻重不等的刑法。
      (1)秦以

  • 鸟尽弓藏

    读音:niǎo jìn gōng cáng

    繁体字:鳥儘弓藏

    短语:铁石心肠 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以怨报德 卸磨杀驴 无情

    英语:kick out somebody after his services

  • 弓藏

    读音:gōng cáng

    繁体字:弓藏

    意思:《史记•淮阴侯列传》:“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
      ▶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后因以“弓藏”指功成被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