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公辟州宅月夜偶成》 新秋过雨月如霜,缓足蓬莱彻上方。

新秋过雨月如霜,缓足蓬莱彻上方。

意思:新秋过雨月如霜,缓足蓬莱彻上方。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次韵公辟州宅月夜偶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新秋过雨月如霜,缓足蓬莱彻上方》是一首描绘美丽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视角。 首联“新秋过雨月如霜,缓足蓬莱彻上方。”描绘了新秋时节,雨后的月色如霜,诗人漫步在蓬莱山的上方,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这里的“新秋”点明了季节,“过雨月”描绘了雨后月色的美丽,“如霜”则以霜的冷清比喻月色的清冷。蓬莱山在这里作为象征,代表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寄托。 颔联“翠木玲珑藏宝界,白烟浓淡锁华堂。”进一步描绘了蓬莱山的景色。翠木葱茏,隐藏着美丽的世界,白烟袅袅,笼罩着华美的堂屋。这里的“翠木”和“白烟”都是色彩的象征,它们共同构成了蓬莱山丰富而多彩的景象。“藏宝界”和“锁华堂”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颈联“书名越艳谁兴发,角动单于自感伤。”这里诗人开始抒发情感,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感到书名越艳丽却无法引起他的兴趣,而角动单于的音乐却让他感伤。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尾联“山似卧龙天似水,却疑身在海中央。”诗人将山比作卧龙,将天比作水,仿佛自己身处在大海中央。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视角。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关系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新秋过雨月如霜,缓足蓬莱彻上方。
翠木玲珑藏宝界,白烟浓淡锁华堂。
书名越艳谁兴发,角动单于自感伤。
山似卧龙天似水,却疑身在海中央。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蓬莱

    读音:péng lái

    繁体字:蓬萊

    英语:Peng Lai

    意思:(蓬莱,蓬莱)

     1.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

  • 上方

    读音:shàng fāng

    繁体字:上方

    英语:upward side

    意思:
     1.前面。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臣﹞窃不逊让,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以附益上

  • 新秋

    读音:xīn qiū

    繁体字:新秋

    英语:early autumn

    意思:
     1.初秋。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陈·张正见《和衡阳王秋夜诗》:“高轩扬丽藻,即是赋新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