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底事未还山,缚草为门亦自关。
意思:孤云底事没有返回山,捆草为门还是关。
出自作者[明]唵囕香公的《访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和哲理。
首句“孤云底事未还山,缚草为门亦自关”,以“孤云”为喻,表达了一种漂泊无依的情感,云尚且想要回归山林,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而“缚草为门亦自关”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他用草绑了一个门,却也自成一体,营造了一种孤独而自由的气氛。
次句“一树垂杨铺水面,东风袅袅不曾闲”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一棵垂杨树覆盖在水面上,而东风则轻轻地吹拂着,从未有过空闲。垂杨和水面的描绘,既表现了环境的优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享受。而“东风袅袅”更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气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它既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孤云”、“缚草为门”、“一树垂杨”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安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东风袅袅”又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气氛,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淡然和从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美诗,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由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