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彦逢弟春日即事》 常恨抗尘仍走俗,不知身在水云乡。

常恨抗尘仍走俗,不知身在水云乡。

意思:常恨抗尘仍逃俗,不知道自己是在水云乡。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和彦逢弟春日即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新诗的喜爱,以及在乡村的悠闲生活。 首句“杨花如雪菜花黄,路出初郊正日长”,描绘了初春的景象,杨花如雪,菜花黄澄澄的一片,初春的郊外,路途悠长。杨花如雪的描绘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而菜花黄的描绘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喜对新诗醒病眼,会逢膏雨沃骄阳”表达了诗人对新诗的喜爱,以及春雨的滋润。新诗能够让病眼恢复,说明诗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治愈人的心灵。而春雨的滋润,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能够滋润骄阳,使其更加温暖。 “过僧竹院茶争美,酌客山堂酒倍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寺庙品茶、饮酒的场景,体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竹院、山堂、品茶、饮酒,这些都是乡村生活的常见元素,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常恨抗尘仍走俗,不知身在水云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他常常抱怨自己身不由己地奔波在尘世之中,却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身在如水如云的乡村之中。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杨花如雪菜花黄,路出初郊正日长。
喜对新诗醒病眼,会逢膏雨沃骄阳。
过僧竹院茶争美,酌客山堂酒倍香。
常恨抗尘仍走俗,不知身在水云乡。
作者介绍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抗尘

    读音:kàng chén

    繁体字:抗塵

    意思:(抗尘,抗尘)
    奔走尘世。
      ▶宋·王安石《上集贤相公启》:“为吏南州,抗尘末路。”参见“抗尘走俗”。

    造句:

  • 水云

    引用解释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云乡

    读音:yún xiāng

    繁体字:雲鄉

    意思:(云乡,云乡)
    白云乡,白云聚集之所。指深山中道士修炼或高士隐居之所。
      ▶唐·陈子昂《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有唐·高宗兮天子之光,好道乐仙兮思彼云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