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六观经颂·水观第二》 既见水已想成冰,皎然映彻琉璃地。

既见水已想成冰,皎然映彻琉璃地。

意思:他看到水已想象成冰,皎然映彻琉璃地。

出自作者[宋]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水观第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西方净土的向往和想象。诗人通过水的意象,展现了净土的美好和清澈。首先,诗人将水作为通往西方净土的媒介,通过观想水,来想象净土的美景。这种观想方式,表现了佛教中通过冥想达到心灵净化的思想。 其次,诗人想通过水转化成冰的过程,来表现净土的纯净和清澈。冰比水更为纯净,晶莹剔透,诗人用冰的意象,强调了净土的清净和美好。同时,冰也象征着一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对净土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诗人用“皎然映彻琉璃地”来形容净土的美景,表现出净土的明亮和清澈。琉璃是一种透明的材料,用来形容净土,更加强调了净土的纯净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水的意象,展现了净土的美好和清澈,表现了诗人对净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观想水的方式,也表现了佛教中通过冥想达到心灵净化的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次作水想见西方,一切皆为净土水。
既见水已想成冰,皎然映彻琉璃地。

关键词解释

  • 映彻

    读音:yìng chè

    繁体字:映徹

    意思:(映彻,映彻)

     1.照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桓玄问仲文:‘卿家仲堪,定是何似人?’仲文曰:‘虽不能休明一世,足以映彻九泉。’”

  • 皎然

    读音:jiǎo rán

    繁体字:皎然

    意思:
     1.明亮洁白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
      ▶唐·陆龟蒙·

  • 琉璃

    读音:liú lí

    繁体字:琉璃

    英语:coloured glaze

    意思:
     1.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玉石。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