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偶见(一作秋千)》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意思:见到客人进来和笑着跑,手搓梅子映中门。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偶见(一作秋千)》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以其生动的描绘,将一个生动的秋千场景展现给了读者。 首句“秋千打困解罗裙”,这里的“打困”形象地描绘出荡秋千时倦意,而“解罗裙”则交代了此时人物正在脱下裙子。诗人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让人仿佛能闻到罗裙的香气,感受到秋千的摇曳。 “指点醍醐索一尊”一句,诗人描绘了人们正在分享一杯醍醐的场景,这可能是一种酒。这一动作,不仅描绘了人们欢聚一堂的欢乐,也暗示了生活的富足和无忧无虑。 “见客入来和笑走”描绘了当有客人来时,人们立即停止游戏,带着微笑迎接客人。这一句展示了人们淳朴、好客的性格特点。 最后一句“手搓梅子映中门”,诗人描绘了人们在客人来访前匆忙搓梅子的场景,这个动作既展示了他们的忙碌,也展示了他们的热情好客。而透过中门,梅子的影子映照出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秋千场景,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乐趣。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人们对生活的满足和快乐,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梅子

    读音:méi zǐ

    繁体字:梅子

    英语:plum

    意思:
     1.梅树的果实。味酸,立夏后成熟。生者青色,叫青梅;熟者黄色,叫黄梅。
      ▶唐·寒山《诗》之三五:“罗袖盛梅子,金鎞挑笋芽。”

  • 见客

    读音:jiàn kè

    繁体字:見客

    意思:(见客,见客)
    接待来宾。
      ▶郭沫若《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普遍的一桌席起码要上三十元才可以见客,古人所谓‘一食破中人之产’者,现在大家都见惯不惊,而且竞相比赛。”<

  • 入来

    读音:rù lái

    繁体字:入來

    意思:(入来,入来)
    来到;进来。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上》:“见两个着皂衫的,一似虞侯、府干

  • 中门

    读音:zhōng mén

    繁体字:中門

    英语:a middle door

    意思:(中门,中门)

     1.内、外门之间的门。
      ▶《周礼•天官•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