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樟亭双樱树》 素华朱实今虽尽,碧叶风来别有情。

素华朱实今虽尽,碧叶风来别有情。

意思:白花朱实现在虽然尽,碧叶风来别有情。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樟亭双樱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南馆西轩两棵樱花的诗,以樱花为题材,表现了四季变化中樱花的美丽与风情。诗人通过对樱花的描写,展示了生命的盛衰和自然的韵律。 首句“南馆西轩两树樱”,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引出了全诗的主角——两棵樱花树。次句“春条长足夏阴成”,描述了樱花在春天盛开,枝条生长茂盛,到夏天时已经长成了可以遮荫的大树。这里,诗人通过对樱花生长过程的描绘,表现了生命的繁荣和茂盛。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到“素华朱实今虽尽”,意味着樱花的花朵和果实已经消失,进入了生命的衰退期。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用“碧叶风来别有情”来表达樱花在落叶之后的另一种美丽和风情。这一句通过对樱花叶子的描绘,表现了生命的坚韧和美丽,即使在生命的低谷期,也能发现别样的美丽。 整首诗以樱花为线索,展示了生命的盛衰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通过对樱花的描绘,诗人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和生命的奇迹,引发我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馆西轩两树樱,春条长足夏阴成。
素华朱实今虽尽,碧叶风来别有情。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素华

    读音:sù huá

    繁体字:素華

    意思:(素华,素华)
    I
    亦作“素花”。白色的花。
       ▶《楚辞•九歌•少司命》:“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南朝·梁简文帝《咏栀子花》:“素华遍可喜,的

  • 有情

    读音:yǒu qíng

    繁体字:有情

    英语:sattva

    意思:
     1.有情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

  • 朱实

    读音:zhū shí

    繁体字:朱實

    意思:(朱实,朱实)
    红色的果实。
      ▶汉·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
      ▶晋·刘琨《重赠卢谌》诗:“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唐·李白《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