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田园杂诗》 值兹田事终,怛然感霜露。

值兹田事终,怛然感霜露。

意思:遇到此田事终,悲伤感霜露。

出自作者[明]李梦阳的《田园杂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壮时掉尘鞅,老乃即农务》是一首描绘老年人回归田园生活的诗篇。它通过描绘农事活动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壮时掉尘鞅,老乃即农务”,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壮时”指的是年轻时的时光,“掉尘鞅”指的是摆脱世俗的牵绊和束缚,“老乃”则是指老年时期,“即农务”则是回归到农事活动中。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老年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而是选择回归到农事活动中,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颔联“值兹田事终,怛然感霜露”,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农事活动的场景。这里“田事终”指的是农事活动的结束,“感霜露”则是指对自然景象的感慨和感叹。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农事活动的热爱和关注。 颈联“原萋日以敛,林华不守故”,诗人描绘了田园景象的变化。这里“原萋”指的是草原上的草逐渐枯萎,“日以敛”则是指时间的流逝,自然的变化。“林华不守故”则是指树林的花朵不再盛开,不再保持原来的样子。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尾联“严霜净游气,翔鹄在天路”,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严霜对游气的影响和翔鹄在天空中的自由飞翔。这里“严霜净游气”是指严霜净化了空气中的游气,使得空气变得更加清新。“翔鹄在天路”则是指翔鹄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如同在一条宽阔的天路中。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两联“騑雀跃蓬蒿,啄食不满嗉。而余竟何言,饭牛发今素”,诗人用具体的场景描绘了周围的小动物们的生活状态。这里“騑雀”指的是麻雀,“蓬蒿”指的是蓬蒿草,“啄食”则是指麻雀在蓬蒿草中觅食,“嗉”则是指麻雀的嗉囊,用来装食物。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感慨和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活动和田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壮时掉尘鞅,老乃即农务。
值兹田事终,怛然感霜露。
原萋日以敛,林华不守故。
严霜净游气,翔鹄在天路。
騑雀跃蓬蒿,啄食不满嗉。
而余竟何言,饭牛发今素。
作者介绍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

关键词解释

  • 霜露

    读音:shuāng lù

    繁体字:霜露

    造句:

  • 田事

    读音:tián shì

    繁体字:田事

    意思:
     1.犹农事。
      ▶《吕氏春秋•孟春》:“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
      ▶高诱注:“敕督田事,准定其功,农夫正直不疑惑。”
      ▶《汉书•赵充国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