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山寺》 坐随明月转,吟伴寒蛩响。

坐随明月转,吟伴寒蛩响。

意思:因为随着明月转,吟伴寒蛩声。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宿山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寺秋景的诗,通过对高峰、浮云、古寺、秋叶、雨后清旷等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悠然自得的情感。 首句“高峰浮云际”描绘了古寺所在的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第二句“古寺高峰上”则直接点明了古寺的位置,位于高峰之上,更显其神秘和庄重。 “秋来已潇洒,雨后益清旷”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古寺景象,树叶已经变得潇洒,雨后的古寺更加清旷,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这两句诗也表达了季节和天气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烘托了古寺的宁静氛围。 “坐随明月转,吟伴寒蛩响”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在古寺中的情景。诗人静静地坐在明月下,随着月色的移动而坐立不安,耳边伴随着寒蝉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最后两句“待晓出松关,幽襟谢嘉贶”描绘了诗人等待天明的过程。在松关(古寺的门)之外,诗人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感谢大自然给予的美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寺美景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古寺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悠然自得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古寺的神秘和庄重。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夜晚时分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细腻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峰浮云际,古寺高峰上。
秋来已潇洒,雨后益清旷。
坐随明月转,吟伴寒蛩响。
待晓出松关,幽襟谢嘉贶。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蛩响

    读音:qióng xiǎng

    繁体字:蛩響

    意思:(蛩响,蛩响)
    犹蛩声。
      ▶唐·王维《早秋山中作》诗:“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唐·王棨《离人怨长夜赋》:“远林而未有鸟啼,偏嫌耿耿;幽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