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望》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意思:白帝城更声尽,阳台曙光分。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晓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对山水之美的欣赏的诗。通过对白帝城、阳台山等地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首联“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中,诗人以白帝城和阳台山为背景,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景象。白帝城是位于长江三峡的著名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理位置闻名。而阳台山则以其秀美的山川和清晨的曙光为人们所赞誉。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将白帝城和阳台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颔联“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寒冷,以及山岭上积聚的云雾。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通过描绘山峰的寒冷和云雾的积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神秘和壮美的敬畏之情。 颈联“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面上的景象。诗人通过“地坼”这一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江面上的开阔和宽广,而“江帆隐”则表现了江面上船只穿梭的景象。同时,“天清木叶闻”则以嗅觉的角度描绘了秋天的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尾联“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以一种淡然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他以“荆扉对麋鹿”描绘了山林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淳朴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应共尔为群”则表现了诗人愿意融入自然、与麋鹿为伍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白帝城、阳台山等地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在诗中也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淳朴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白帝

    读音:bái dì

    繁体字:白帝

    意思:
     1.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
      ▶《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

  • 曙色

    读音:shǔ sè

    繁体字:曙色

    短语:夜色 夜景 暮色 晚景

    英语:light of early dawn

    意思:拂晓时的天色。
      ▶南朝·梁简文帝《守东平中华

  • 阳台

    读音:yáng tái

    繁体字:陽檯

    短语:凉台 平台

    英语:porch

    解释:1.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