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门下侍郎东台夜直见寄》 末路自矜黄发老,平时曾识黑头公。

末路自矜黄发老,平时曾识黑头公。

意思:后期自夸黄头发老,平时曾知道黑头公。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和门下侍郎东台夜直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首句“五年班缀望夔龙”,描绘了作者在五年中一直追随夔龙,象征着对某种目标的坚持。 “曾托帡幪庇雨风”一句,表达了作者曾经在某种环境下,受到他人的庇护,得到了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末路自矜黄发老”和“平时曾识黑头公”两句,描绘了作者对自己和他人年龄增长的看法。其中,“黄发”和“黑头”分别代表老年和年轻,表达了作者对年龄变化的看法,即无论年龄大小,都有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升沈不改交情见”和“出处虽殊趣舍同”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选择的看法。他认为,无论人生如何升沉起伏,交情始终不改;无论人生选择如何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始终相同。 最后两句“谩叩芜音答高唱,终惭下管应清宫”,表达了作者对他人高唱的回应,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他承认自己的歌声不够动听,无法满足他人的高唱,同时也感到自己如同只会简单曲调的乐师,无法应答清宫的高唱。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谦逊和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认识。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友情,无论人生如何变化,都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和敬畏,不断学习和成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年班缀望夔龙,曾托帡幪庇雨风。
末路自矜黄发老,平时曾识黑头公。
升沈不改交情见,出处虽殊趣舍同。
谩叩芜音答高唱,终惭下管应清宫。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黄发

    读音:huáng fà

    繁体字:黃發

    英语:the old man

    详细释义:人老后头发由白而黄,是高寿的象征。亦用以指老年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

  • 末路

    读音:mò lù

    繁体字:末路

    短语:窘境 泥沼 苦境 泥坑 困境

    英语:dead end

    意思:
     1.最后一段路程。
      ▶《战国策•秦策五》:“《诗

  • 黑头

    读音:hēi tóu

    繁体字:黑頭

    英语:blackhead

    意思:(黑头,黑头)

     1.髮黑之头。形容年青。
      ▶唐·杜甫《晚行口号》:“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

  • 自矜

    读音:zì jīn

    繁体字:自矜

    英语:sing one\'s own praises; crack oneself up

    意思:自负;自夸。
      ▶《史记•太史公自序》:“文侯慕义,子夏师之;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