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从夫赴雁门》 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

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

意思:烽火日夜连续天,角声入云端。

出自作者[明]董少玉的《从夫赴雁门》

全文创作背景

《从夫赴雁门》的创作背景与明代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关。明代时,雁门关一带是边关重镇,经常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为了保卫边疆,许多将士被派往雁门关戍守。董少玉的丈夫很可能就是其中一位。 在这首诗中,董少玉表达了跟随丈夫奔赴雁门关的决心和勇气,以及她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诗中的“雁门关”象征着边疆的艰险和战争的残酷,而“从夫”则展示了女性在国家需要时的勇敢与担当。 通过这首诗,董少玉传达了她对丈夫的支持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揭示了明代边疆战争的艰辛和民众所付出的牺牲。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雁门西近胡,一片黄沙地。
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
风月尽悲凄,草木多憔悴。
况是逐臣妻,那能不洒泪。

关键词解释

  • 云际

    读音:yún jì

    繁体字:雲際

    英语:high in the clouds

    意思:(云际,云际)

     1.云中。言其高远。
      ▶《文选•曹植<七启>》:“游心无方,抗志云际。”

  • 连天

    读音:lián tiān

    繁体字:連天

    英语:incessanly; reaching the sky; for several days in a row

    意思:(连天,连天)

     1.

  • 烽火

    读音:fēng huǒ

    繁体字:烽火

    短语:乱 仗 战祸 战争 战乱 战 战事 干戈 兵戈 刀兵

    英语:signal fire

    意思:
     1.古时边防报

  • 天角

    引用解释

    1.谓天之一隅。 北周 庾信 《和张侍中述怀》诗:“奔河絶地维,折柱倾天角。” 宋 陈造 《泊小姑山》诗:“娟月上天角,相与诧嫵媚。” 茅盾 《子夜》十四:“东方天角有几块很大的火烧云。”

    2.犹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宋 周邦彦 《解连环》词:“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3.谓前额之中央部位。 隋 李德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