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二时行孝文》 黄昏戌,下帘拂床早交毕。

黄昏戌,下帘拂床早交毕。

意思:黄昏日,下窗帘拂床早交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十二时行孝文》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昏戌,下帘拂床早交毕。安置父母卧高堂,睡定然乃抽身出》是一首描绘古代孝子敬老之情的诗。它通过描述一个孝子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其对父母的深深敬爱和关心。 首两句“黄昏戌,下帘拂床早交毕。”描绘了黄昏时分的一个场景,诗人早早地下帘拂床,结束一天的工作。这里的“下帘拂床”暗示了孝子对父母的尊重和照顾,他会在父母休息之前做好一切准备,以不打扰他们的睡眠。 接下来的两句“安置父母卧高堂,睡定然乃抽身出。”进一步描绘了孝子的行为,他安置父母在舒适的床上休息,确定父母已经安然入睡后,才悄悄离开。这两句诗表达了孝子对父母的关心和体贴,他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以确保父母得到充分的休息。 这首诗的主题是孝道,通过描绘一个孝子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其对父母的敬爱和关心。诗中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使人感受到孝子的善良和孝顺。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和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昏戌,下帘拂床早交毕。
安置父母卧高堂,睡定然乃抽身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黄昏

    读音:huáng hūn

    繁体字:黃昏

    短语:暮 夕

    英语:dusk

    意思:(黄昏,黄昏)

     1.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
      ▶《楚辞•离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