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阎中孚郎中知磁州》 箫管梁王台,风雪邯郸道。

箫管梁王台,风雪邯郸道。

意思:吹箫梁王台,风雪邯郸路。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阎中孚郎中知磁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箫管梁王台,风雪邯郸道》是一首描绘风雪中旅途的诗,通过对梁王台和邯郸道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箫管梁王台,风雪邯郸道。君行守赵城,我向夷门老。”诗人以梁王台和邯郸道作为引子,描绘了风雪交加的旅途景象。其中,“梁王台”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思考。“守赵城”和“我向夷门老”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颔联“持麾邦寄重,歌裤民欣早。”诗人以“持麾”象征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歌裤民欣早”则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心和对国家的期望,体现了诗人的仁爱之心。 颈联“重冈古猎场,惊兔离衰草。”描绘了风雪中的山冈和荒草,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中,“重冈”象征着国家的重任,“惊兔”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风雪旅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心和对国家的期望。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箫管梁王台,风雪邯郸道。
君行守赵城,我向夷门老。
持麾邦寄重,歌裤民欣早。
重冈古猎场,惊兔离衰草。
作者介绍 乾隆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梁王

    读音:liáng wáng

    繁体字:梁王

    意思:指汉·梁孝王·刘武。
      ▶南朝·宋·谢惠连《雪赋》:“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迺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
      ▶相如末至,居客之右。

  • 邯郸

    解释

    邯郸 Hándān

    [Handan city] 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京广铁路线上,人口94万。邯郸是河北南部钢铁、纺织、电子基地。战国时赵王城遗址在市区西南

    引用解释

    1.古地名。今

  • 箫管

    读音:xiāo guǎn

    繁体字:簫管

    意思:(箫管,箫管)
    排箫和大管。泛指管乐器。
      ▶南朝·宋·鲍照《代昇天行》:“凤臺无还驾,箫管有遗声。”
      ▶唐·罗邺《春风》诗:“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

  • 台风

    读音:tái fēng

    繁体字:檯風

    短语:飓风

    英语:typhoon

    近义词: 疾风、大风、厉风

    详细释义:泛指人在讲台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