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芦渡江往金陵》 春日三竿上翠屏,晓风五两下芦汀。

春日三竿上翠屏,晓风五两下芦汀。

意思:春日三竿上翠屏,了解风五两下芦洲。

出自作者[明]张以宁的《长芦渡江往金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春日三竿上翠屏,晓风五两下芦汀”,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太阳从翠绿的屏风上升起,微风吹过芦苇汀,五两的风筝在轻风中摇曳。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清晨的宁静。 颔联“水兼天去无边白,山过江来不断青”,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色。江水与天空连成一片,白茫茫的一片;而远处的山峰则随着江水的流动,呈现出青翠的颜色。这两句诗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展现了江边的壮丽景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颈联“沙觜潮回平雁迹,海门雨至带龙腥”,描绘了潮水、大雁和龙等自然元素的活动。潮水涨起,淹没了大雁的脚印;而下雨时,雨中似乎带着龙的腥味。这两句诗以奇特的想象,展示了自然的神奇和神秘,增加了诗歌的魅力。 尾联“升平不复《后庭》曲,睡起渔歌烂熳听”,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他不再想《后庭》曲那样繁华奢靡的生活,而是喜欢听渔夫唱起的轻松愉快的渔歌。这两句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它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日三竿上翠屏,晓风五两下芦汀。
水兼天去无边白,山过江来不断青。
沙觜潮回平雁迹,海门雨至带龙腥。
升平不复《后庭》曲,睡起渔歌烂熳听。

关键词解释

  • 翠屏

    读音:cuì píng

    繁体字:翠屏

    意思:
     1.绿色屏风。
      ▶南朝·梁·江淹《丽色赋》:“紫帷铪匝,翠屏环合。”
      ▶后蜀·鹿虔扆《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
     

  • 五两

    读音:wǔ liǎng

    繁体字:五兩

    意思:(五两,五两)

     1.谓两只配成一双。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朱熹集传:“两,二履也。”
      ▶王夫之稗疏:“按

  • 春日

    读音:chūn rì

    繁体字:春日

    英语:springtime; spring

    意思:
     1.春天;春季。
      ▶《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辛延年《羽

  • 三竿

    读音:sān gān

    繁体字:三竿

    意思:“三竿日”的省称。
      ▶元·吴莱《观日赋》:“光已通于一跃兮,影奚候于三竿。”
      ▶清·周亮工《云门送胡之润还白下》诗:“冷署三竿卧,遥山九点青。”详“三竿日”。

  • 两下

    读音:liǎng xià

    繁体字:兩下

    意思:(两下,两下)

     1.双方;两方面。
      ▶《谷梁传•昭公八年》:“两下相杀,不志乎《春秋》。”
      ▶唐·柳宗元《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