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陈荣绪同倚钟楼晚望别後明日见寄之作》 天外僧伽塔,斜辉极照临。

天外僧伽塔,斜辉极照临。

意思:天外僧伽塔,斜辉极端光照。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次韵陈荣绪同倚钟楼晚望别後明日见寄之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天外僧伽塔,斜辉极照临。恁栏随处好,残雪向来深。青草无风浪,枯松半死心。衡阳有回雁,他日更传音》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的诗。 首联“天外僧伽塔,斜辉极照临。”描绘了僧伽塔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句通过描绘塔的特殊位置和夕阳的美丽光线,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恁栏随处好,残雪向来深。”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无论是栏杆边还是远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残雪的深度也暗示了天气已经逐渐变暖,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厚。 “青草无风浪,枯松半死心。”颈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青草无风浪”形象地描绘了青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而“枯松半死心”则表达了松树虽然看起来枯萎,但内心仍然坚韧不屈,暗含着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 “衡阳有回雁,他日更传音。”尾联以雁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雁是古代传递书信的重要媒介,因此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期待着友人能够传递消息,打破当前的寂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的意象生动形象,语言优美,使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内心的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外僧伽塔,斜辉极照临。
恁栏随处好,残雪向来深。
青草无风浪,枯松半死心。
衡阳有回雁,他日更传音。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照临

    引用解释

    1.照射到。《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汉 焦赣 《易林·巽之井》:“昊天白日,照临我国。” 冰心 《寄小读者》三:“朝阳极光明的照临在无边的整齐青绿的田畦上。”

    2.从上面照察。比喻察理。《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郑玄 笺:“照临下土,喻王者当察理天下之事也。” 唐 杜甫 《风疾舟中

  • 天外

    读音:tiān wài

    繁体字:天外

    英语:beyond the highest heavens; far, ; far away

    意思: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楚·宋玉《

  • 僧伽

    读音:sēng jiā

    繁体字:僧伽

    英语:the assembly of monks and nuns

    意思:
     1.梵语的译音。意为大众。原指出家佛教徒四人以上组成的团体,后单个和尚也称“僧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