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十月已四白,岂暇一岁夸三登。
意思:不能忍受十月已经四白,难道时间一年三次登上夸耀。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十月雪四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叹调,诗人通过描绘寒冬的景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盼。
首段“夜来风絮鸣觚棱,纷绿消息何频仍。”诗人以夜风中的风絮,象征着纷繁复杂的信息,这些信息频繁地传递着,但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里诗人以风絮起兴,引出对纷繁信息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信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不堪十月已四白,岂暇一岁夸三登。”诗人对十月的到来感到无奈,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而生活却仍然艰难,诗人没有时间夸耀一年的丰收,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压力的深深忧虑。
“穷阎冷市籴贵谷,破灶湿苇烧层冰。”这是对穷困人家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面临着粮食短缺、灶台潮湿、烧水困难等问题,这反映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
“人言宜瑞不宜多,官放论钱不论日。”这里诗人对天降瑞雪的态度进行了反思,他认为虽然瑞雪是好事,但如果过多,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而政府在放贷、货币流通等方面却只关心经济效益,不顾及民生疾苦。
整首诗通过对寒冬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希望天公能够理解穷苦百姓的艰难处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同时也期盼政府能够关注民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人民的生活。这首诗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