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无常住只随缘,石榻焚香向佛前。
意思:没有常住只是随缘,石床焚香向佛前。
出自作者[宋]李自中的《题南康县山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领悟。
首句“绝无常住只随缘”,表明了禅宗强调的无我、无常的观念,即一切皆空,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只有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诗人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不要执着于外在的事物。
第二句“石榻焚香向佛前”,描述了诗人在禅修时的情景。石榻是指禅堂中的坐垫,焚香则是表示虔诚的供奉。诗人在这里向佛祖表达敬意,意味着他已经放下了世俗的烦恼,开始专注于修行。
第三句“风折碧梧能几日,鹤巢白截已多年”,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无常。风折碧梧,指的是风吹断了绿色的梧桐树;鹤巢白截,则是指鹤筑巢的地方已经被白雪覆盖多年。这些景象都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第四句“无人去划阶边草,有客来探井底泉”,描绘了禅寺中宁静的景象。阶边草没有人去割,井底泉却有客人来探寻。这里传达了一个信息:禅修者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而不是外在的繁华。
最后一句“休笑空门长寂寂,近时地上也流钱”,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看法。空门指的是禅寺,寂寂表示寂静无声。诗人认为,虽然禅寺看似寂静,但实际上它所传递的智慧却是非常珍贵的。近时地上也流钱,意味着禅宗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禅宗思想的阐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内心平静的追求和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