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述怀》 望月疑无得桂缘,春天又待到秋天。

望月疑无得桂缘,春天又待到秋天。

意思:望月怀疑不得桂缘,春天又等待到秋天。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述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望月疑无得桂缘,春天又待到秋天。
杏花开与槐花落,愁去愁来过几年。》以其简洁明快的表达和富有哲理的意象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题目和首句就给人留下了一种期待和疑惑的感觉,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诗的第一句“望月疑无得桂缘,春天又待到秋天。”描绘了一个人在月下等待,疑虑是否能够得到登月的缘份,而春天过去,又到了秋天。这里的“望月”可能象征着一种理想或追求,“得桂缘”则可能代表着一种成功的可能性,但似乎这个机会并不容易得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春天到秋天的转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机会的失去。 第二句“杏花开与槐花落,愁去愁来过几年。”描绘了春夏之交的景象:杏花开放,槐花飘落。这两者可能象征着生命中的美好和消逝,也可能象征着一种变化和成长。然而,无论何时,愁绪似乎一直都在,即使过去了几年,也还是愁来愁去。这里的“愁”可能代表着一种困扰、一种期待、一种对未来的担忧,也可能是对过去回忆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的期待、忧虑,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机会并不总是容易得到的,我们需要耐心等待,也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需要有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决心。 此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丰富深刻,使人回味无穷。诗的节奏和韵律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使人感到舒适自然。因此,这首诗不仅在内容上引人深思,也在形式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望月疑无得桂缘,春天又待到秋天。
杏花开与槐花落,愁去愁来过几年。
作者介绍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 望月

    读音:wàng yuè

    繁体字:望月

    英语:plenilune

    意思:
     1.谓月下视物。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
     
     2.

  • 秋天

    读音:qiū tiān

    繁体字:秋天

    英语:autumn

    意思:
     1.秋日的天空。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文学言治尚于唐·虞,言义高于秋天,有华言矣,未见其实也。”

  • 春天

    读音:chūn tiān

    繁体字:春天

    英语:spring

    意思:
     1.春季。
      ▶唐·杜甫《白丝行》:“春天衣着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
      ▶清徐昭华《舟泊垂虹桥重繙吴江

  • 得桂

    读音:de guì

    繁体字:得桂

    意思:《晋书•郄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后因以“得桂”谓科举及第。
      ▶唐·李端《送杨皋擢第归江东》诗:“试才初得桂,泊渚肯伤苹。”
      ▶前

  • 待到

    读音:dài dào

    繁体字:待到

    英语:by the time; when

    意思:等到。
      ▶鲁迅《三闲集•怎么写》:“必须待到我忘了努力,才又感到淡淡的哀愁。”
      ▶毛泽东《卜算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