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赋田,授田。《汉书·沟洫志》:“ 魏 氏之行田也以百亩, 鄴 独二百亩,是田恶也。” 颜师古 注:“赋田之法,一夫百亩也。”
2.谓经行于田间。 元 袁士元 《喜雨三十韵》:“别院始看庭积霤,前村已见水行田。”
巡视农田。《晋书·王羲之传》:“比当与 安石 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颐养闲暇。”《宋书·张
读音:zhú háng
繁体字:竹行
意思:收购和出售竹子的营业机构。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帜,应元又驰竹行,唿曰:‘事急矣,人假一竿,直取诸我!’”徐铸成《报海旧闻》二十:“竹行却有三丬,多是
读音:tián kè
繁体字:田課
意思:(田课,田课)田赋。 ▶《晋书•束晰传》:“今天下千城,人多游食,废业占空,无田课之实。” ▶《魏书•杨椿传》:“椿以屯兵,惟输此田课,更无徭役。”
读音:gēng zhù
繁体字:耕助
意思:耕藉。 ▶《孟子•滕文公下》:“《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 ▶杨伯峻注:“‘助’即‘藉’。 ▶《滕文公上》已云:‘助者,藉也。’故知《孟子》此处实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