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滞周南事,苍茫阮籍穷。
意思:滞留在周南事,苍茫阮籍走投无路。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次韵郑季奕见寄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暑退伏才末,月明秋又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的诗,它以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到来为背景,通过描述蟋蟀和蝉的叫声,表达了作者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暑退伏才末,月明秋又中”,直接点明季节更替的时刻,暑气渐退,凉爽的秋意初现,一轮明月高悬夜空,照亮了秋夜的几分清凉。这句诗以自然景色为引子,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宁静、清凉的秋夜场景。
“蛩多喧向夕,蝉寂罢吟风”,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蟋蟀和蝉的叫声。蛩,即蟋蟀,在夜晚的寂静中,它们的叫声显得格外喧闹;而蝉,则在秋风中停止了鸣叫。这种对比,进一步表达了季节更替、万物变化的感慨。
“留滞周南事,苍茫阮籍穷”,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周南,指《诗经》中的《周南》,古代诗歌中的“留滞”一词,通常指人被困留在家乡而无法远行。作者可能借此表达自己被困在某个地方,无法施展才华的无奈和感慨。阮籍,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士,曾因时局动荡而感到茫然无措。这里作者可能借此表达对当前处境的苍茫之感。
最后两句“寄书无厚禄,犹喜见诗工”,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诗歌的喜爱。作者可能因为无法给友人送去厚禄般的祝福,但仍为能欣赏到友人的诗歌而感到欣喜。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述蟋蟀和蝉的叫声,表达了作者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际遇、友情和诗歌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