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伐木赠懂汉芩》 明朝风卷人琴去,墓志滇南董汉芩。

明朝风卷人琴去,墓志滇南董汉芩。

意思:明天有风卷人琴去,墓志滇南董漠芩草。

出自作者[现代]聂绀弩的《伐木赠懂汉芩》

全文赏析

这首诗《弃被抛裘入老林,一冠一锯一提琴》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篇,它通过描绘弃被抛裘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 首联“一冠一锯一提琴”,通过三个简单的意象,即“冠”、“锯”、“琴”,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场景。这里,“冠”可能指的是诗人戴的帽子,而“锯”和“琴”则象征着诗人的艺术创作和音乐生活。这一联通过简洁明了的意象,勾勒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颔联“满怀流水高山意,一片苍松翠柏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这里,“流水高山意”可能指的是诗人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而“苍松翠柏心”则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淡泊名利的品质。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颈联“冬至袄冠争蝶舞,夜深弓锯共龙呤”,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另一面,即冬天的景象。这里,“袄冠争蝶舞”可能指的是冬天的雪景,而“弓锯共龙呤”则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夜晚弹琴作画时,周围环境的和谐之声。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美丽和宁静。 尾联“明朝风卷人琴去,墓志滇南董汉芩”,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决心。这里,“人琴去”可能指的是诗人的隐居生活即将结束,而“墓志滇南董汉芩”则可能是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留下的墓志铭或纪念碑。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淡泊名利的品质和对音乐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弃被抛裘入老林,一冠一锯一提琴。
满怀流水高山意,一片苍松翠柏心。
冬至袄冠争蝶舞,夜深弓锯共龙呤。
明朝风卷人琴去,墓志滇南董汉芩。
作者介绍 聂绀弩简介
聂绀弩(1903-1986)新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20世纪最大的自由主义者”(周恩来戏语),湖北京山人。曾用笔名耳耶、二鸦、箫今度等。聂绀弩的诗作新奇而不失韵味、幽默而满含辛酸,被称作“独具一格的散宜生体”。1986年于北京病逝。

关键词解释

  • 明朝

    读音:míng cháo

    繁体字:明朝

    英语:Ming

    意思:I

     1.清晨。
       ▶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迹。”
      
     2.明天。今天的

  • 墓志

    读音:mù zhì

    繁体字:墓誌

    英语:inscription

    意思:(墓志,墓志)
    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分上下两层:上层曰盖,下层曰底,底刻志铭,盖刻标题。亦指墓志上的文字。

  • 人琴

    读音:rén qín

    繁体字:人琴

    意思:见“人琴俱亡”。

    解释:1.见\"人琴俱亡\"。

    造句:暂无

  • 南董

    读音:nán dǒng

    繁体字:南董

    意思:春秋时代齐史官南史、晋史官董狐的合称。皆以直笔不讳着称。
      ▶《宋书•自序》:“臣远愧南、董,近谢迁、固,以闾阎小才,述一代盛典。”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