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昼偶作》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意思:中午醒来,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出自作者[唐]柳宗元的《夏昼偶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是作者对夏日南州溽暑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首句“南州溽暑醉如酒”直接点明南州溽暑的特点,以醉如酒来形容,更增添了几分醉意盎然的意味。这不仅是对天气的描绘,也隐含着一种生活的状态,人们在炎热的天气中,沉醉在安逸的生活中,仿佛被如酒的溽暑所浸染。 “隐几熟眠开北牖。”这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在炎热的夏日午后,透过开着的北牖安然入睡的情景。隐几熟眠,表现出主人公的安逸和舒适,同时也透露出夏日午后宁静的气氛。 “日午独觉无馀声”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宁静的氛围。日午,指的是中午时分,是夏日正午特有的炎热时刻。独觉,表示只有作者一个人感觉到这种宁静的气氛。无馀声,表示周围没有其他的声音,只有蝉鸣、微风等若有若无的自然之声。 “山童隔竹敲茶臼。”这句诗描绘了山童敲击茶臼的声音,这种声音在静谧的午后显得格外清晰。山童,增添了乡村生活的气息,也表现出宁静、恬淡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南州溽暑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这种生活态度,也给人以启示,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需要寻找一些宁静和舒适,享受生活的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作者介绍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关键词解释

  • 山童

    读音:shān tóng

    繁体字:山童

    意思:
     1.山村儿童。
      ▶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凈惠寺碑》:“山童采葛,入丹窦而忘归;野老纡花,向清溪而不返。”
      ▶唐·李白《答从弟幼成》诗:“山童荐珍果,

  • 日午

    读音:rì wǔ

    繁体字:日午

    意思:中午。
      ▶唐·柳宗元《夏昼偶作》诗:“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水浒传》第六八回:“此时日午时分,前队望见一骑马来,项带铜铃,尾拴雉尾。”
      ▶清·

  • 独觉

    读音:dú jué

    繁体字:獨覺

    意思:(独觉,独觉)

     1.独自睡醒。
      ▶唐·卢仝《冬行》诗之三:“上不事天子,下不识侯王;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
      ▶宋·苏轼《独觉》诗:“翛然独觉午窗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