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洞庭湖》 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意思:渔翁闲相引,当时歌广阔空间。

出自作者[唐]许棠的《过洞庭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惊涛骇浪的壮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的惊险与闲适。 首联“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直接描绘了惊涛骇浪的动态特征。这里的“惊波”并非寻常的浪花,而是那种翻涌不定,带有强烈冲击力的波浪。这样的波浪往往让人心生畏惧,甚至半日之间,鬓发斑白。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深刻感知,也表达了他面对危险时的紧张和恐惧。 颔联“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险峻。在船行过程中,四周望去仿佛无地无垠,然而在中流之处,突然出现山峦。这种突如其来的景象,既体现了环境的变幻莫测,也增加了诗的紧张感和惊险感。 颈联“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风景。这里,诗人以鸟高风起、帆远行闲来反衬出惊涛骇浪的惊险。在高飞的鸟看来,他们总是害怕坠落,而在远处的帆看来,这里的场景却显得十分闲适。这种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尾联“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是诗人对渔父的描绘。渔父在惊涛骇浪中闲适自得,不时地唱着歌儿。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渔父闲适生活的羡慕,也体现了他在惊涛骇浪中的一种超脱和释然。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惊涛骇浪的壮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的惊险与闲适。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内心的情感和态度,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
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关键词解释

  • 渔父

    解释

    渔父 yú fǔ

    [old fisherman]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引用解释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

  • 浩渺

    读音:hào miǎo

    繁体字:浩渺

    英语:vast; dimly boundless

    意思:
     1.水面旷远。
      ▶唐·许浑《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诗:“愁泛楚江吟浩渺,忆归吴岫梦嵯峨。

  • 引时

    读音:yǐn shí

    繁体字:引時

    意思:(引时,引时)
    迁延时日。
      ▶《后汉书•祭遵传》:“嚣挟奸久矣,今若按兵引时,则使其诈谋益深。”

    解释:1.迁延时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