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七月初五日夜得雨》 且喜黍苗饶岁事,莫愁梧竹作秋声。

且喜黍苗饶岁事,莫愁梧竹作秋声。

意思:而且喜欢黍苗多岁事,不要发愁梧桐竹子作秋声。

出自作者[宋]虞俦的《和七月初五日夜得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尊情话向南荣,好雨知时盆样倾》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首联“一尊情话向南荣,好雨知时盆样倾。”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南荣把酒言欢,好雨及时如盆倾泻而下,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南荣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场所,它代表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情感。好雨知时盆样倾一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雨水的及时和慷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颔联“且喜黍苗饶岁事,莫愁梧竹作秋声。”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乐观态度。黍苗是生长在田地里的植物,象征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诗人用“饶岁事”来形容它,表达了对农作物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梧竹作秋声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诗人并没有感到忧愁和悲伤,而是用“莫愁”来表达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自信。 颈联“檐花夜永灯前落,池草诗成梦里惊。”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的生活场景。在漫长的夜晚,屋檐下的灯花在微风中轻轻飘落,诗人则在梦中完成了他的诗歌创作。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尾联“端的对床寻旧约,韦郎曾赋五言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韦郎曾赋五言城这一典故,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曾经有过美好的约定和共同的志趣。端的对床寻旧约,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尊情话向南荣,好雨知时盆样倾。
且喜黍苗饶岁事,莫愁梧竹作秋声。
檐花夜永灯前落,池草诗成梦里惊。
端的对床寻旧约,韦郎曾赋五言城。

关键词解释

  • 秋声

    读音:qiū shēng

    繁体字:秋聲

    英语:autumn sound

    意思:(秋声,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 莫愁

    读音:mò chóu

    繁体字:莫愁

    意思:古乐府中传说的女子。一说为洛阳人,为卢家少妇。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另一说为石城人(在今湖北省·钟祥

  • 且喜

    读音:qiě xǐ

    繁体字:且喜

    意思:犹言可喜、幸喜。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摺:“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说今夜晚间约定在玉清庵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

  • 黍苗

    读音:shǔ miáo

    繁体字:黍苗

    意思:黍的幼苗。
      ▶《诗•小雅•黍苗》:“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南朝·宋·颜延之《还至梁城作》诗:“木石扃幽闼,黍苗延高坟。”
      ▶唐·虚中《寄华山司空图》诗

  • 竹作

    读音:zhú zuò

    繁体字:竹作

    意思:竹器的制作。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张宏义﹞亦因病死,经宿却活……先解竹作,因自入房索刀具,破篾成器。”

    解释:1.竹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