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居 十二》 六幅潇湘曳画裙,灯前兰麝自氤氲。

六幅潇湘曳画裙,灯前兰麝自氤氲。

意思:六幅潇湘拖着画裙,灯前香气从氤氲。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东居 十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动人心魄的场景,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首先,整首诗的氛围和情调给人一种深沉、悲怆的感觉。 首句“六幅潇湘曳画裙”,通过“潇湘”与“画裙”两个意象,展现出一种优美而哀怨的氛围。潇湘,本是美景之地,却与曳动的画裙相结合,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悲剧或者哀伤。 次句“灯前兰麝自氤氲”,这里的“灯前”和“兰麝”继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悲凄的氛围。“兰麝”的香气在灯光下氤氲,似乎在诉说着某种秘密或者心事。 第三句“扁舟容与知无计”,这里的“扁舟”象征着诗人的无奈和困境,“容与”表现出诗人的徘徊与彷徨,“知无计”则深化了这种无奈与困境。 最后一句“兵火头陀泪满樽”,这里的“兵火”与“泪满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了诗人在战乱之中的痛苦与悲伤。“头陀”一词则加深了这种悲伤的程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战乱之中的痛苦与哀伤,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六幅潇湘曳画裙,灯前兰麝自氤氲。
扁舟容与知无计,兵火头陀泪满樽。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兰麝

    读音:lán shè

    繁体字:蘭麝

    意思:(兰麝,兰麝)
    兰与麝香。指名贵的香料。
      ▶《晋书•石崇传》:“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薀兰麝,被罗縠。”
      ▶宋·黄庭坚《寄陈适用》诗:“歌梁韵金石,舞地委

  • 潇湘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瀟湘

    英语:Xiangjiang

    意思:(潇湘,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

  • 氤氲

    读音:yīn yūn

    繁体字:氤氳

    短语:恢恢 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茫茫 无量 浩瀚 苍茫 莽莽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辽阔 广 浩淼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 漠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