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残腊》 山横南陌城中见,春逐东风海上来。

山横南陌城中见,春逐东风海上来。

意思:山横南陌城中见,春季逐东风海上来。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残腊》

全文赏析

这首诗《腊雪初销上古台》是一首优美的咏雪诗,通过对腊雪初消、春意盎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首联“腊雪初销上古台,桑郊向日彩旗开。”描绘了腊雪逐渐消融,阳光照射下的桑郊宛如彩旗展开的景象,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消融的雪景比作展开的彩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后初晴的景象。 颔联“山横南陌城中见,春逐东风海上来。”进一步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山峦在南陌上横亘着,仿佛在城中可见;春天随着东风不断涌现出来,就像海浪一样不断涌来。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峦比作海浪,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逐”字又赋予春天以人的动作,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活泼。 颈联“老去每惊新岁换,病多能使壮心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年老多病的无奈。诗人感叹岁月不饶人,每年都惊觉新年的到来;身体多病,使得壮心不已的诗人感到沮丧。这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年轻时的壮志凌云与年老时的无奈进行对比,使得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尾联“自嗟空有东阳瘦,览物无才八咏才。”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的自嘲和对才情的感慨。诗人叹息自己空有沈约(东阳人,曾任东阳太守)那样的清瘦,却无法像沈约那样作出优美的咏物诗章。这里运用了典故和自嘲的表达方式,使得诗句更加富有情感和深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腊雪消融、春意盎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年老多病的无奈和对才情的感慨,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深刻。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句生动活泼、形象鲜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腊雪初销上古台,桑郊向日彩旗开。
山横南陌城中见,春逐东风海上来。
老去每惊新岁换,病多能使壮心摧。
自嗟空有东阳瘦,览物◇无八咏才。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东风

    读音:dōng fēng

    繁体字:東風

    英语:east wind

    意思:(东风,东风)

     1.东方颳来的风。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 上来

    读音:shàng lái

    繁体字:上來

    英语:come up

    意思:(上来,上来)
    I
    犹言以上,上述。
       ▶章炳麟《国家论》:“上来三事,所谓遮拨国家,然期望有政府者,亦非因

  • 南陌

    读音:nán mò

    繁体字:南陌

    意思:南面的道路。
      ▶南朝·梁·沈约《鼓吹曲同诸公赋•临高臺》:“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
      ▶唐·沈佺期《李舍人山园送庞邵》诗:“东邻藉山水,南陌驻骖騑。”
      ▶清

  • 风海

    读音:fēng hǎi

    繁体字:風海

    意思:(风海,风海)

     1.风和海涛;风向和海潮。
      ▶《北齐书•文宣帝纪》:“逮光统前绪,持衡匡合,华戎混一,风海调夷,日月光华,天地清晏。”
      ▶唐·李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