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雨中书事》 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

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

意思:一场雨发生前浦,霏微向深秋。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雨中书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幅暮秋时节雨后江楼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愿望。 首句“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描述了一场雨后,前方的水域开始变得湿润,霏霏细雨如同微雾一般向暮秋的景象飘去。这句诗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湿润、朦胧的场景,为后面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独自在江楼上的孤独感。他在等待谁呢?也许是他的朋友,也许是他的亲人,也许是他的知己。但无论谁,他们都未在此时出现在他的眼前,这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山晦峰峦隐,烟凝岛屿幽”两句描绘了山峰被云雾遮蔽,岛屿在烟雾中显得更加幽静的景象。这里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如这山峰和岛屿一样,被某种不可名状的阴影所笼罩。 “何当见晴旭,一得泛回舟”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希望看到太阳的升起,象征着希望的到来,这样他就可以乘着小舟返回了。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他相信只要耐心等待,总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暮秋时节雨后江楼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和心理暗示,读来令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
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
山晦峰峦隐,烟凝岛屿幽。
何当见晴旭,一得泛回舟。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霏微

    读音:fēi wēi

    繁体字:霏微

    意思:
     1.飘洒;飘溢。
      ▶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雨散漫以霑服,云霏微而袭宇。”
      ▶唐·韩愈《喜雪献裴尚书》诗:“浩荡干坤合,霏微物象移。”
      

  • 一雨

    读音:yī yǔ

    繁体字:一雨

    意思:
     1.一场雨。
      ▶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白居易《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

  • 暮秋

    读音:mù qiū

    繁体字:暮秋

    英语:late autumn

    意思:秋末,农历九月。
      ▶三国·魏·曹植《迷迭香赋》:“芳暮秋之幽兰兮,丽崑崙之芝英。”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

  • 起前

    读音:qǐ qián

    繁体字:起前

    意思:
     1.起先;先前。
      ▶明·汤显祖《牡丹亭•婚走》:“起前说精神旺相,则瞒着秀才。”
     
     2.提前。屈曲夫《逼》二:“有钱人家生孩子,常常起前多天来轿接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