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酬李黄山》 吾儒何所事,读书而挟策。

吾儒何所事,读书而挟策。

意思:我读书有什么事,读书而持有策略。

出自作者[宋]卫宗武的《次韵酬李黄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儒者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儒者生活的向往和对儒者才能的敬佩。 首联“吾儒何所事,读书而挟策”,作者表达了儒者所从事的事情就是读书和运用知识。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强调了读书和学识的重要性。 颔联“君才郄林枝,灵根芳正发”,作者赞美了对方的才华,就像树林中的枝叶一样茂盛,犹如灵根一样茁壮成长。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对方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通过描绘笔下的词藻丰富,如同云锦从天而落,表达了儒者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通过描绘气质和魄力,如光岳之气、冰雪之魄,表达了儒者的精神风貌。 颈联“中秋璧月圆,宜赴广寒约”,作者用中秋明月来比喻儒者的才华和品格,表达了对儒者的美好祝愿。 在接下来的几联中,作者通过描述学习的重要性、儒者生活的误入等,进一步强调了儒者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作者通过赞美篇章来联翩、有主此有客等,表达了对儒者文学成就的赞赏和敬仰。同时,也通过随珠璀璨、和璞无蹖驳等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儒者的文学才华和品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儒者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描绘儒者的生活和才能,展现了儒者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儒何所事,读书而挟策。
君才郄林枝,灵根芳正发。
笔下富词藻,云锦自天落。
英英光岳气,洒洒冰雪魄。
中秋璧月圆,宜赴广寒约。
桂籍那未香,天公无皂白。
学如禾与稻,既艺宜必获。
于时误儒冠,孰不嗟铸错。
篇章来联翩,有主此有客。
随珠既璀璨,和璞无蹖驳。
有文可与评,有酒可与酌。
长吟不淹宿,捷若蛇赴壑。
喜得罗庾俦,吾乡宜卜宅。

关键词解释

  • 读书

    读音:dú shū

    繁体字:讀書

    短语:阅 阅读 阅览 开卷 读 涉猎 翻阅 看

    英语:study

    意思:(读书,读书)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

  • 何所

    读音:hé suǒ

    繁体字:何所

    意思:何处。
      ▶《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韩愈《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宋·王安石《胡

  • 挟策

    读音:jiā cè

    繁体字:挾策

    意思:(挟策,挟策)
    亦作“挟筴”。
     
     1.手拿书本。喻勤奋读书。
      ▶《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
      ▶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李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