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旆凫鷖尽著行。

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旆凫鷖尽著行。

意思:靠风荇藻先开路,迎接凯旋野鸭鷖全部施行。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使君(郡守)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使君行为的描绘,表达了对使君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句“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色,蓼花红艳,稻穗金黄,一片丰收的景象。而使君则泛舟在回塘中,为下文赞美使君提供了背景。 “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旆凫鷖尽著行。”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使君的威严和仁爱。使君的船队如同荇藻一般先行,而水鸟也纷纷跟随使君的船队,仿佛在向使君致敬。 “手里兵符神与术,腰间金印彩为囊。”这两句通过描绘使君的权力和荣誉,表达了对使君的敬仰之情。使君手握兵符,神通广大,腰间挂着金印,光彩照人。 “应笑燕台两鬓霜。”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使君年富力强、功勋卓著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使君已经两鬓斑白,暗示了岁月不饶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使君行为的描绘,表达了对使君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为赞美使君提供了背景,同时也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使君的威严和仁爱。最后一句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使君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
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旆凫鷖尽著行。
手里兵符神与术,腰间金印彩为囊。
少年太守勋庸盛,应笑燕台两鬓霜。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开路

    读音:kāi lù

    繁体字:開路

    短语:挖掘 掏 开掘 挖 打 钻井 剜 打桩 开凿 刨 发掘 凿 扒 打通 开 掘

    英语:carve out a way

  • 倚风

    读音:yǐ fēng

    繁体字:倚風

    意思:(倚风,倚风)
    谓随风倾侧摇摆。
      ▶唐·李商隐《蜂》诗:“宓妃腰细纔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宋·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之二:“未觉春光到柳条,谁教柳絮倚风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