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灵济桥语》 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

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

意思:如此妙明本性空,当与人担挑。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灵济桥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深邃的佛家偈语,通过描绘修道者的修行过程和佛法的奥义,传达了深刻的智慧和启示。 首先,诗中提到了众生需要通过修桥才能渡过生死苦海,这象征着修道者需要通过修行来超越生死,达到涅槃的境界。同时,诗中还提到了佛祖和达摩祖师都是通过接引众生,直指人心,破除尘世烦恼的。这表明佛法是一种直接揭示真理的方法,不需要通过繁琐的推理或论证。 接下来,诗中批评了现代人对于修道和佛法的误解,他们执着于有为功德,争名夺利,颠倒行事,导致灾祸不断。这表明现代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存在偏差,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最后,诗中强调了悟本心的重要性,只有悟得本心,才能永劫无退堕,超越生死轮回。同时,诗中还提到了佛法并非空谈,而是可以化解世间一切苦难,拯救众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佛法对于修道者的重要性,以及修道者需要具备的智慧和勇气。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要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要追求真正的解脱和幸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此渡若非桥,不放众生过。
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
皆是接群迷。
直指人这个。
如今人不知,颠倒成患祸。
坚执有为功,善恶争扬播。
学道不识心,所以尘不破。
若悟即本心,永劫无退堕。
说法非干舌,山河大地和。
行脚不曾移。
举步无空过。
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
大用这无心,非福亦非祸。
於中无妄作,不异阿弥陀。
法界无别物,一菩提为座。
修桥布路为含灵,转凡成圣如行货。
游戏菩提谁得知,只恐迷情却放过。
大丈夫,莫放过

关键词解释

  • 如斯

    读音:rú sī

    繁体字:如斯

    英语:like that; such

    意思:如此。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明·郎瑛《七修类稿•奇嚯三•代死失火》:“苟谓

  • 空方

    读音:kōng fāng

    繁体字:空方

    意思:指画面上留待题跋的空白处。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不韵•高太监》:“南京守备太监高隆,人有献名画者,上有空方。”

    解释:1.指画面上留待

  • 与人

    读音:yú rén

    繁体字:與人

    意思:(与人,与人)
    合乎民意取得人心。
      ▶《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韦昭注:“与人,取人之心也。”
      ▶《管子•形势》:

  • 担荷

    读音:dān hé

    繁体字:擔荷

    英语:to shoulder a burden

    意思:(担荷,担荷)

     1.肩挑背负。
      ▶《管子•小匡》:“今夫商群萃而州处,观凶饥,审国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