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 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声名自里闾。

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声名自里闾。

意思:耳朵听到战鼓带经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里巷名称。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农夫而作,表达了对农夫辛勤劳作的歌颂,对农夫才华的赞美,对农夫遭遇不公的同情,以及对农夫未来充满希望的期盼。 首句“耳闻战鼓带经锄”,描绘了农夫在田间劳作的场景,战鼓声中,他带着经书锄地,表现出农夫勤劳与智慧的形象。“振发声名自里闾”,农夫在田间地头的努力,不仅养活了自己,还赢得了乡里的尊重和赞誉。 “已是世间能赋客,更攻窗下绝编书”,这两句赞美农夫的学识和才情,他不仅能赋诗作赋,还能攻读经书,展现出他的智慧和才华。 “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这两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农夫的才华和努力被埋没,而那些豪门贵族和书生却往往忽视他的价值。 “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最后两句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盼,作者希望有朝一日能遇到一位旧丞相,赏识农夫的才华,助他一飞冲天。 整首诗通过对农夫的描绘、赞美和期盼,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注和赞美,以及对社会公平的呼唤。诗中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声名自里闾。
已是世间能赋客,更攻窗下绝编书。
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
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里闾

    读音:lǐ lǘ

    繁体字:裏閭

    英语:An inner lane

    意思:(里闾,里闾)

     1.里巷;乡里。
      ▶《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 振发

    读音:zhèn fā

    繁体字:振發

    意思:(振发,振发)

     1.怒发。
      ▶《素问•气交变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变振发,其灾散落。”
      ▶王冰注:“振,怒也,发,出也。”
      ▶

  • 战鼓

    读音:zhàn gǔ

    繁体字:戰鼓

    英语:war drum

    意思:(战鼓,战鼓)

     1.古代作战时为鼓舞士气所击的鼓。
      ▶北周·庾信《奉报寄洛州》诗:“雷辕惊战鼓,剑室动金神

  • 耳闻

    读音:ěr wén

    繁体字:耳聞

    英语:hear of; hear about

    意思:(耳闻,耳闻)
    听说,听到。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鬼非目睹,语非耳闻,恍惚

  • 发声

    读音:fā shēng

    繁体字:發聲

    短语:声张

    英语:vocal

    意思:(发声,发声)

     1.发出声响。也指发出一声。
      ▶《礼记•月令》:“﹝仲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