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兴十首》 典领天书使,修崇昭应祠。

典领天书使,修崇昭应祠。

意思:主管天书使,崇奉昭应祠。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杂兴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典领天书使和修崇昭应祠的话题。诗人在表达对这一过程的遗憾和哀悼,对未能完成这一任务的遗恨。 首句“典领天书使,修崇昭应祠”描绘了场景的背景,描述了典领天书使的身份和他在修崇昭应祠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天书使,通常指负责管理天书(可能是某种神秘的天文或神学物品)的使者,他们在宗教或神秘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修崇昭应祠,则是指他们为了保持或提高祠堂(可能是一个宗教场所)的尊严和神圣性而进行的工作。 “可怜有遗恨,殓不得髠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哀悼。前一句“可怜”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完成修崇昭应祠工作的遗憾和痛心。后一句“殓不得髠缁”则直接表达了对未能完成这一任务的一种深深的遗憾,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未能完成这一任务的人无法为已经完成的人进行最后的仪式或处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典领天书使和修崇昭应祠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过程的遗憾和哀悼,以及对未能完成这一任务的遗恨。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神秘、神圣事物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类生命中无法避免的遗憾和遗恨的深深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典领天书使,修崇昭应祠。
可怜有遗恨,殓不得髠缁。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昭应

    读音:zhāo yìng

    繁体字:昭應

    意思:(昭应,昭应)
    应验;相应。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盖至孝感天神,昭应如此。”
      ▶《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晷纬昭应,山渎效灵。”

  • 天书

    读音:tiān shū

    繁体字:天書

    短语:禁书 伪书 闲书 藏书

    英语:a sealed book

    意思:(天书,天书)

     1.帝王的诏书。
     

  • 典领

    读音:diǎn lǐng

    繁体字:典領

    意思:(典领,典领)
    主持领导;主管。
      ▶《汉书•王商传》:“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
      ▶宋·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今天下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