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苔宜小簟,蜡烛隐轻纱。
意思:莓苔应该小席,蜡烛隐轻纱。
出自作者[明]宋登春的《十五夜郡斋小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校书罢芸阁,移尊趁晚衙》是一首描绘悠闲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诗人校书完毕后移步到衙门,享受晚上的悠闲时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首句“校书罢芸阁,移尊趁晚衙”中,“校书”指的是诗人的工作,即校书郎,这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校对书籍,纠正错别字。“芸阁”则是指书阁,是藏书的地方。“移尊趁晚衙”则是指诗人离开芸阁,移步到衙门,这里的“尊”是指酒杯,“晚衙”则是指傍晚的衙门。整句诗表达了诗人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享受悠闲时光的愉悦。
“莓苔宜小簟,蜡烛隐轻纱”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家居的环境和装饰,以及晚上的照明。“莓苔”是指房屋的地面上长满了青苔,这是一种自然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居住的地方环境清幽。“小簟”指的是小型的竹席,可能是诗人用来铺在地上作为坐卧之用的家具。“蜡烛隐轻纱”则是指蜡烛在轻纱中隐约可见,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氛围。
“稚子能驯鸽,翻阶啄落花”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细节。这里的“稚子”指的是诗人年幼的儿子,“驯鸽”可能是指儿子驯养的鸽子,儿子和鸽子之间的和谐相处,表现出家庭的温馨和和谐。“翻阶啄落花”则是指儿子在台阶上逗弄掉落的花瓣,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悠闲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微风坐醒酒,明月共分瓜”则描绘了诗人在微风中醒酒,和明月一起分享瓜果的情景。“坐醒酒”是指在微风中醒酒,表现出诗人的悠闲和舒适。“明月共分瓜”则是指诗人和家人一起分享瓜果,表现出家庭的和谐和欢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校书完毕后的悠闲时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满足。诗中的环境、细节和情感都表现出一种宁静、温馨、和谐的气氛,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