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逸老亭》 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意思:虽然怀安石趣,难道不为天下苍生。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逸老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上相此忘荣,怡然物外情》是一首对上相的赞美诗,表达了作者对上相淡泊名利、超脱物外的高尚情操的敬仰之情。 首联“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描绘了上相居所的环境,清澈的池光映照着小屋,翠绿的山色蔓延到城中,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颔联“野鸟窥华衮,春壶劳耦耕”,进一步表达了对上相淡泊名利的赞美。野鸟窥视着上相华丽的衮服,而春日里则勤劳耕作,表达了上相不慕名利、热爱劳动的高尚情操。 颈联“枕前双鴈没,雨外一川晴”,描绘了上相居所外的景色,双雁消失在枕前,雨后的川流呈现出一片晴朗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宁静、优美。 尾联“解组金龟重,调琴赤鲤惊。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表达了作者对上相的敬仰之情。上相辞官时解下金龟重任,调琴时惊动了赤鲤,表达了上相心怀安石之趣,但为了苍生而放弃名利的崇高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上相居所及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上相高尚情操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淡泊名利、热爱劳动、心怀苍生的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上相辞官为民的崇高品质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相此忘荣,怡然物外情。
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野鸟窥华衮,春壶劳耦耕。
枕前双鴈没,雨外一川晴。
解组金龟重,调琴赤鲤惊。
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苍生

    读音:cāng shēng

    繁体字:蒼生

    短语:生人 萌 公民 群氓 老百姓 人民 民 庶民 平民 庶 生灵 赤子 国民

    英语:the common people

  • 岂不

    读音:qǐ bù

    繁体字:豈不

    英语:(adv) certainly; definitely

    详细释义:难道不、怎么不。表示反诘的语气。诗经?卫风?竹竿:『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左传?庄

  • 不为

    读音:bù wéi

    繁体字:不為

    意思:(不为,不为)
    I

     1.不做;不干。
       ▶《诗•卫风•淇奥》:“善戏嚯矣,不为虐兮。”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