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中玉早梅二首》 何时各得自由去,相逐扬州作好春。

何时各得自由去,相逐扬州作好春。

意思:什么时候都能自由离开,互相追逐扬州作喜好春天。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次韵中玉早梅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具有梅花精神的人,表达了对其品格的高度赞赏。 首句“梅蘂争先公不嗔”,这里的“梅蘂”象征着梅花,而“公”则暗示了诗中人的身份。“争先”一词描绘了梅花盛开之景,展现了其不畏寒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而“公不嗔”则表达了这位人物对梅花的态度,即对其自然之美和顽强生命力表示赞赏,不责怪其冒犯。 第二句“知公家有似梅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这位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的赞美,暗示他具有梅花一样的品性。 接下来的两句“何时各得自由去,相逐扬州作好春”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愿望。他希望这位具有梅花精神的人能获得自由,去到扬州,为那里带来美好的春天。这里,“自由”象征着个性解放,也暗示着这位人物将如梅花般绽放,为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而“相逐”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信任和期待,相信他们会像驱散寒冬一样,为人们带来温暖和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和具有梅花精神的人,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情感寓于其中,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梅蘂争先公不嗔,知公家有似梅人。
何时各得自由去,相逐扬州作好春。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作好

    读音:zuò hǎo

    繁体字:作好

    意思:谓徇私偏好。
      ▶《书•洪范》:“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孔颖达疏:“动循先王之正义,无有乱为私好,谬赏恶人。”
      ▶《荀子•修身》:“《

  • 何时

    读音:hé shí

    繁体字:何時

    英语:when

    意思:(何时,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
      ▶《楚辞•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唐·韩愈《赠别元十

  • 自由

    读音:zì yóu

    繁体字:自由

    短语:随意 随便 妄动 随心所欲 任性 肆意 擅自 任意 无限制 即兴 恣意

    英语:freedom

    意思:
     1.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