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分芳臭,营营浪自喧。
意思:了不分芳香气味,营是从喧闹。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拟咏怀 七十二》,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谢惠连。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道德品质的追求。
首联“了不分芳臭,营营浪自喧”,通过描绘世人追逐名利,却无法分辨什么是真正的芳香和臭味,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而这种营营之声,自喧嚣不已,也象征着人们为名利所困,无法自拔。
颔联“士为女听惑,溷比帝居尊”,进一步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蔑视。这里,“士”指的是有志之士,“女”则是指世俗名利,“听惑”则表达了对名利的迷惑和困扰。而“溷”意为污浊,“帝居尊”则象征着世俗名利的地位之高。这两句表达了有志之士不应为世俗名利所惑,而应追求更高的道德品质和价值。
颈联“鱼馁庖难脍,瓜香圃欠樊”,通过描绘厨中鱼和瓜的品质,进一步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蔑视。这里,“鱼馁”表示鱼已经腐败,而“瓜香”则表示瓜尚未成熟,但两者都已经被用于烹饪,这暗示了世俗名利的短暂和虚伪。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庸俗事物的厌恶。
尾联“冰霜不恕汝,卦义取诸坤”,最后两句以卦义为引,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尊重和对世俗名利的蔑视。“冰霜”象征着高洁,“不恕汝”则表示对世俗名利的鄙视和厌恶,“卦义取诸坤”则表示对道德品质的尊重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世人追逐名利,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蔑视。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庸俗事物的厌恶,以及对道德品质的尊重和追求,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崇尚道德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