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吴门 二》 碧海云峰百万重,中原何处托孤踪?

碧海云峰百万重,中原何处托孤踪?

意思:碧海云峰百万重,中原有什么地方我跟踪?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吴门 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的主题似乎是关于孤独、寻觅和迷茫。作者通过壮丽的碧海云峰和茫茫的中原大地,展现出一个宏阔且富有张力的空间,而自己却孤独无依,托孤踪于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这里的“孤踪”一词,既表达了形单影只的状态,又透露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然后,作者通过“春泥细雨吴趋地”这一具体的景象,将读者带到一个细腻而忧郁的世界。春泥细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而“吴趋地”一词,似乎暗示着作者在回忆或寻觅某种文化或精神的根源。 最后,“又听寒山夜半钟”一句,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悠长。寒山的夜半钟声,给人一种寂静、深远的感觉,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又似乎在召唤着人们去深思、去感悟。这句诗既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敏感触感,也透露出一种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迷茫,使人深感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碧海云峰百万重,中原何处托孤踪?
春泥细雨吴趋地,又听寒山夜半钟。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云峰

    读音:yún fēng

    繁体字:雲峰

    英语:Unbong

    意思:(云峰,云峰)

     1.高耸入云的山峰。
      ▶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峰。”

  • 托孤

    读音:tuō gū

    繁体字:托孤

    英语:entrust his young son to the care of a minister

    意思:(参见託孤)
    以遗孤相托。
      ▶《三国演义》

  • 碧海

    读音:bì hǎi

    繁体字:碧海

    意思:
     1.传说中的海名。
      ▶《海内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隋·薛

  • 百万

    读音:bǎi wàn

    繁体字:百萬

    短语:

    英语:millions

    意思:(百万,百万)
    形容数目极大。
      ▶《国语•晋语二》:“吾命之以汾阳之田百万。”

  • 原何

    读音:yuán hé

    繁体字:原何

    意思:缘何;为什么。
      ▶《水浒传》第七回:“智深道:‘教头今日原何到此?’”废名《四火》:“当初塑神像的不知原何这样胡闹令人不起好感。”
      ▶废名《四火》:“四火原何不去把他抓

  • 孤踪

    读音:gū zōng

    繁体字:孤蹤

    意思:(孤踪,孤踪)

     1.明·杨慎《存殁绝句•安公石》:“一疾缘医误,孤踪住世慵。”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今臣以孤踪,动辄掣肘,将安用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