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酒瓮呈梦得》 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须千万茎?

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须千万茎?

意思:如果没有清酒两个三缸,争向白胡子千万根?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题酒瓮呈梦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人生感慨和豪情壮志,同时又流露出一些无奈与苦闷。诗人借用清酒、白须、麴糵、光阴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 首联“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须千万茎?”以清酒与白须对比,显示出人生苦短,岁月无情的感慨。清酒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享受,而白须则代表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诗人借此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老去的无奈。 颔联“麴糵销愁真得力,光阴催老苦无情。”进一步描绘了人生的矛盾与挣扎。麴糵可以酿造美酒,消除忧愁,然而光阴却无情地催人老去。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他豁达的人生观。 颈联“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未成的苦闷和焦虑。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楼阁,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未能建立功勋的遗憾。而伏火炉则是指炼丹炉,诗人以此比喻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还未得到应有的回报。 尾联“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则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和豁达洒脱。诗人邀请朋友一起醉酒,忘却烦恼,体现出他的人生哲学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展示了他豁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须千万茎?
麴糵销愁真得力,光阴催老苦无情。
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
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白须

    读音:bái xū

    繁体字:白須

    意思:(白须,白须)
    见“白鬚”。

    解释:1.见\"白须\"。

    造句:

  • 清酒

    读音:qīng jiǔ

    繁体字:清酒

    英语:fine rice wine

    意思:
     1.古代祭祀用的清洁的酒。
      ▶《诗•小雅•信南山》:“祭以清酒,从以骍牡。”
      ▶朱熹集传

  • 两三

    读音:liǎng sān

    繁体字:兩三

    意思:(两三,两三)
    几个。表示少量。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皎然《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